6
6.6
已完结
大汉风之运筹帷幄
6.6
上映时间:2025年03月03日
主演:胡军,肖荣生,杨恭如,吴倩莲
简介:大型系列数字电影《大汉风》剧组近日已从宣化转景到易县、涿州进行拍摄。该系列影片由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和上海三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上海三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圣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新华环球文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摄制,中影沙龙影视数字制作技术有限公司、广东飞仕影音有限公司协助拍摄。  大型系列数字电影《大汉风》由20部影片组成。这20部影片是以楚汉这段历史为背景,多侧面、多角度地表现了刘邦和项羽从联手抗秦到分庭抗礼直至最后刘邦战胜项羽建立大汉王朝的故事。据出品方介绍,楚汉这段历史最可宝贵的财富就是为汉民族文化留了了许多成语和典故,比如楚河汉界、破釜沉舟、指鹿为马、登坛拜将等;留下了许多家喻户晓的人物,如项羽、刘邦、韩信、张良、萧何等,并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海内外炎黄子孙的血液中。正是因为题材本身具有制作系列电影的优势,因此,以独立成章的电影形式来表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风起云涌的人物以及汉文化的源起,可以给观众带来更好的娱乐和观赏价值。  电影是科学的艺术,诞生于19世纪末的电影,现在正面临着“第二次革命”。高科技、高技术的运用,将在电影美学艺术、营销等方面产生一系列的根本变化,并给电影带来许多新产品和新功能,从而使电影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发展电影的新技术,推进电影的数字化、产业化。国家广电总局已将2004年电影发展的战略定位于数字年、产业年,即通过发展数字电影,调动社会力量,整合电影资源,启动数字电影市场,建立面向市场的多种服务运营体系,扩大电影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电影产业快速发展,这也是出品方决定以数字电影的形式拍摄该片的另一个原因。  据悉,该系列影片投资人民币3500万元,采用高清摄像机拍摄,“5 1”数字同期立体声,达到国际上通用的数字电影技术要求。据总制片人杨玉冰先生介绍,一般制作这样的历史战争题材、配备目前的演员阵容和技术设备,单部摄制成本应该在200万元以上,但采取连拍的方式,可以适当降低人员劳务、机器设备租金等费用,从而降低单部影片的成本。  对于如何收回投资,出品单位介绍说,数字电影的产业链较之一般的电视剧更长,它除了可以在电视台播出,通过音像制品发行,还可以进入数字电影院。同时,对于不习惯收看长篇连续剧的海外观众,数字电影的海外市场也非常广阔。目前,这20部数字电影的国内电视播出权已被CCTV-6收购,国内音像版权也被广东飞仕影音有限公司先期买断,全国近百家数字电影院正密切关注着影片的上映档期。影片的海外播映权将采取保底发行及分账的方式进行。另外,该影片还将开发成语故事集锦、手机彩信等延伸产品。杨玉冰先生说:“如果不是采用数字技术以及系列电影的结构方式,播映平台就不可能那么多,延伸产品的开发在技术上难度更大。数字电影是传统产业与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数字技术是实现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数字电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电影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我们要以扎实的工作和探索,落实广电总局电影产业的战略设想。”  尽管已经组织了《黄河绝恋》、《紫日》等数十部电影和千余集电视剧的摄制工作,杨玉冰先生还是不无感慨地说:“这套影片的拍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首先在技术上。由于这部影片有大量的战争场面,为了解决高清摄像机在处理快速运动镜头时常常出现的拖尾现象,剧组反复进行试拍,并将样片多次送到北京请专家在大银幕上审看,现在,大家已经基本掌握了镜头规律,画面富有相当的冲击力。同期录音也是拍摄中的一大技术难题。演员必须熟记台词,稍有差错就得重拍。有时候,演员表演正在兴头上,却因为环境声不理想被导演要求重来。有一次拍摄胡军骑战马在敌营冲杀,一句台词说了十几遍,到后来,连胡军都不知道自己的台词是什么了。影片拍摄过程中第二大困难便是恶劣的天气,为了使影片富有历史的凝重感,影片选择在冬季开拍。剧组辗转宣化、易县、涿洲,古战场肃杀的气氛是有了,但零下十几度的气候,加上漫天飞舞的风沙,一天下来,剧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变成了‘秦佣’。外景难拍,内景也不好受。因为天气实在太冷,即使在棚里,演员说话还是‘口吐白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吴倩莲、杨恭如不得不喝冷水含冰块再开口说话,想想在零下十几度还要‘吃冰’,真不是常人可以忍受。影片拍摄的第三大困难是演员的组织和调度。片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几十个,项羽、刘邦、赵高、李斯、吕雉、虞姬个个都家喻户晓。胡军尽管片约不断,项羽这个角色还是深深地吸引了他。为了表现楚霸王的英勇豪迈,胡军练就了用鼻子出气的本领,千军万马中,只见他鼻翕一动,‘哼’地一声,一枪刺穿敌人的盾牌,将几个敌人同时挑起扔到空中,不愧为‘万人敌’的称号。肖荣生是一位电影影员,曾主演《背水一战》《面对生命》等数十部影视剧,多次获得金鸡百花奖提名,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在他的房间里,摆满了有关刘邦的各种书籍,对于刘邦如何从一个所谓的‘流氓’变成开国皇帝,肖荣生给予了深刻的理解。他说,刘邦成为一代名君并不是偶然的,他大智若愚、能屈能伸,知人善用、体察人情,正是他性格中有着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一面,才能在楚汉之争中走出劣势,平定天下。邀请到王刚饰演赵高是剧组的又一兴奋点,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本已在民间广为流传,每个观众心目中都有自己的“赵高”,相信王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演技,一定能让观众信服。为了能请一位好演员与王刚配戏,剧组又邀请了台湾演员李立群出演李斯。李立群是台湾著名的话剧表演艺术家,听说此番与王刚演对手戏,又是同期录音,李立群欣然同意。在影片中,他先是与王刚“沆瀣一气”,篡改秦始皇遗诏,立胡亥为秦二世,接着又与王刚展开激烈的宫廷斗争,最后“作法自毙”,被斩首于咸阳街头。虞姬是千古扬名的美女,邀请曾获“港姐”称号的杨恭如出演,也是非常理想的人选。吴倩莲饰演吕稚,形似神更似,全套影片中,以吕雉为主线展开的故事有《女中丈夫》、《吕后篡汉》等,吴倩莲将一个起初对爱情充满向往的少女到最后毒如蛇蝎的妇人演得丝丝入扣。吴倩莲非常敬业,候场时总见她在认真地研读剧本。即使和临时演员配戏,镜头里并不带到她,她也是站在旁边一遍一遍地搭台词。”杨玉冰先生说:“这套影片的看点很多,人物造型设计就是其中之一。剧组请到了伍健女士担任总造型设计师,她为项羽、刘邦设计了几十套服装,特别是他们的铠甲,纯金属制造,图案精美,工艺精湛。投资方拟将刘邦、项羽的金甲赠送给中国电影博物馆永久珍藏。应胡军的邀请,剧组还请张叔平设计了项羽在成亲大礼等一些场合的服装,以表现项羽在沙场外儿女情长的一面。”“在拍摄过程中,剧组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关心和帮助,尤其是在宣化拍摄的时候,也是天气最为寒冷的时候,宣化当地领导几次来看望剧组。剧组驻扎在宣化军招,军招的领导热情接待,问寒问暖,这一切都使我们深深地感觉到,电影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艺术形式,我们有责任把这部影片拍好”。  据悉,大型系列数字电影《大汉风》将于4月初关机,年底可望与观众见面。  硬汉胡军为一代霸王再披战衣  一个至情至性至义的萧峰将胡军的人气推到了最高点。萧峰是胡军的第一个古装角色,他在采访中曾提到因为萧峰是他的最爱,所以他头一次破例拍摄了古装剧。另一个同样气概冲天的英雄让胡军再次心甘情愿地披上了古代战衣。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上海三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及北京圣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投资拍摄的大型系列数字电影《大汉风》中,他出演一代霸王项羽。对于这个在中国历史上颇为著名的人物,胡军说:“我要演出他悲剧命运背后的原因,他是典型的性格决定命运的代表,他有豪情,却也霸道,重义气,但也刚愎自用。”  美女杨恭如重新演绎红颜祸水  有霸王,必定有虞姬,英雄美人的爱恨情仇是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最动人的注脚。这一次站在胡军身边的是前香港亚洲小姐选美冠军杨恭如,她的美毋庸置疑,她的美貌成为这部风格凝重的历史片里吸引人的亮点。《大汉风》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为虞姬这个历史上着墨不多的美女增加了许多表现其善良、单纯的戏,然而也正是由于她的善良与仁慈,为后来的悲剧结局埋下了祸因。红颜祸水一说似乎再次得到印证,可是杨恭如却说:“真要说她是祸水吗?我觉得只能怪虞姬太善良,她应该生在太平盛世,与自己心爱的男人男耕女织,却偏偏生在那样动荡的时代,这是她的悲剧。”  吴倩莲自我挑战变身一代枭后  阴沉的脸、冷漠的眼、莫测的笑、不甘的心,这就是《大汉风》中另一个主要女性角色吕雉的总体感觉,她的扮演者却是一直以来以温婉含蓄书卷气著称的台湾明星吴倩莲。外人称这是形象上的巨大落差,吴倩莲自己却不能认同,她说:“我自己不觉得我有什么固定形象,其实我有很多面的,只不过大家看见的多是我的某一个侧面。”不管怎么变,吴倩莲的角色们有个共同点,都是内心充满力量的女人,吕雉也不例外,所以吴倩莲说:“她不能被简单地定义成坏人,她在那个处境下,只能用自己的智慧来保护自己,我甚至认为她是女性主义者的先锋,因为她懂得怎样为自己争得权益。”  王刚、李立群高手过招分外精彩  “指鹿为马”的赵高订下来由王刚扮演之后,另一位演技派高手李立群欣然答应出演片中另一个关键人物李斯,他毫不讳言就是冲着王刚而来,“因为之前看过王刚的戏,印象非常深刻,非常想与他合作。”  两大高手3月2日在片场头回碰面就是演出秦二世登基的重场戏。拍摄之前,王刚与李立群都穿著戏装在一角端坐,嘴中念念有词——原来是抓紧时间熟悉台词。实拍过程中,王刚深厚的台词功力令人叹服,而李立群却将面对赵高一人独揽朝政,李斯的不甘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6
已完结
大汉风之运筹帷幄
主演:胡军,肖荣生,杨恭如,吴倩莲
13
8.5
已完结
龙门飞甲电影版
8.5
上映时间:2025年03月03日
主演:李连杰,周迅,陈坤,李宇春,桂纶镁,范晓萱,樊少皇,杜奕衡,刘家辉,张馨予,盛鉴,薛剑,王双宝,韩飞行,李炳渊,庄杰,吴迪,李军如,李思博,翟钢,吕德亮,戴明,周大庆,安琪儿,高杰,钢特木尔,张秋风,张东,白斯古楞,石占杰,石凯,卫博,沙学周,肖瑞,吴飞,张兆玉,张成林,吴正林
简介:明朝成化年间,朝纲腐败,奸邪当道。西厂东厂为宦官把持,混淆黑白,陷害忠良,朝野内外噤若寒蝉。时有赵怀安(李连杰 饰)等流亡剑客挺身而出,接连铲除东厂数名奸佞,致令阉贼胆战心惊。适值此时,风头正劲的西厂督主雨化田(陈坤 饰)出面干预。另一方面,宫女素慧容(范晓萱 饰)怀有身孕,绝命奔逃。被雨化田的爪牙追捕途中幸得神秘侠客凌雁秋(周迅 饰)相救。二人一路辗转逃往关外,来到曾经引起过腥风血雨的龙门客栈落脚。龙门客栈一如往昔,为凶险异常之所在。雨化田手下追赶至此,与先前而至的鞑靼商队剑拔弩张,关键时刻更有与雨化田长相极其相似的卜仓舟(陈坤 饰)与女侠客顾少棠(李宇春 饰)投宿客栈。不久,赵怀安一众也偷偷潜至龙门。  各方势力云集于此,新的正邪之战即将展开,更有天大的秘密即将揭开……
13
已完结
龙门飞甲电影版
主演:李连杰,周迅,陈坤,李宇春,桂纶镁,范晓萱,樊少皇,杜奕衡,刘家辉,张馨予,盛鉴,薛剑,王双宝,韩飞行,李炳渊,庄杰,吴迪,李军如,李思博,翟钢,吕德亮,戴明,周大庆,安琪儿,高杰,钢特木尔,张秋风,张东,白斯古楞,石占杰,石凯,卫博,沙学周,肖瑞,吴飞,张兆玉,张成林,吴正林
6
8.1
已完结
大汉风之群雄并起
8.1
上映时间:2025年03月03日
主演:胡军,吴倩莲,杨恭如,肖荣生,王刚,李立群
简介: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吞并六国,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达一百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建立了由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为巩固国家政权,遏制民众叛乱,秦始皇对内施行暴政统治,对外修筑 长城抵抗匈奴侵扰。一时间,天下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家破人亡,饿殍遍野。为反抗秦始皇的暴政统治,复国图存的六国后裔在旧日的属地上蓄势而动。  此时,秦始皇建都的咸阳正大兴土木,抵御匈奴的长城也在数百万劳役的尸骨上一天天向前延伸。在衣衫褴褛的劳役中,来自沛县的刘季和所有劳役一样,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远远地看见秦始皇浩荡的出巡队伍,刘季和吴中的项籍发出同样的感慨:大丈夫理当如此,有朝一日我必将取而代之。  和在咸阳修筑长城、在吴中习武演阵的项籍一样立志铲除秦始皇暴政的,还有精通兵法的儒硕张良。在秦始皇出巡的路上和大铁锤一起行刺秦始皇失败后,张良慕名而来,被项梁盛情挽留,做了侄子项籍的兵法老师。此时的项梁通过侄子项籍的英武盖世力拔山兮的气概,赢得包括季布在内的江东八千子弟的投奔。有复国图存的共同理想,项梁和项籍率领的八千江东子弟,演兵练武,颇成气候。项籍演兵练武广揽贤才的同时,于咸阳修筑长城的刘季在沛县县衙曹参和萧何的帮助下,回到沛县老家。起先的刘季胸无大志,但在樊哙、周勃、夏侯婴等哥们的撺掇下,开始有聚众谋反的念头。虞姬被项籍的英武神勇所征服后,刘季获得吕太公的赏识,娶吕雉为妻。新婚燕尔,已经是亭长的刘季得县衙命令,征送五百劳役赴骊山做工。不出一个月时间,劳工跑得所剩无几。为此,刘季受到朝廷通缉,无形中,把刘季往谋反的路上向前推了一把。  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揭竿起义的消息传来后,蓄势已久的项籍杀郡长殷通,正式宣告起义反秦,而刘季得萧何、曹参、樊哙、夏喉婴、周博的拥戴,率前往骊山做工的劳役和沛县的父老乡亲趁势而起。时值秦始皇巡视至沙丘时暴病而亡,赵高篡改遗召,立胡亥为秦二世,把持朝政,将世子扶苏和大将军蒙恬迫害致死,使得秦王朝岌岌可危。在项梁、刘季、陈胜、吴广等反秦力量的冲击下,群雄并起,秦之将亡。
6
已完结
大汉风之群雄并起
主演:胡军,吴倩莲,杨恭如,肖荣生,王刚,李立群
12
6.4
已完结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
6.4
上映时间:2025年03月03日
主演:秦万檀,孟兆祥,罗棠因
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集体创作并演出  编 导 组牛 畅 佟承杰 朱正本 张士燮 姚学诚 胡大德 谷 娣 孟兆祥  导 演华 纯  摄 影薛伯青  录 音郭大震  化 妆李洪泉  美 工刘竞生 张敦仁  剪 辑陈国强  助理导演张 一  特技设计佟翔天 马勋超  特技摄影钟 岳  解 说白景晟  制片主任江亚光  主要演员秦万檀 孟兆祥 罗棠因 罗棣因 宋世珍 鲁艺显 苏海玲 辛佩文 王金山 刘治普 张 毅 高国栋 李 光 陈小曼  独 唱马玉涛 (特邀) 秦万檀 潘天惠  演 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合唱队 总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合唱队合唱队  演 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歌舞团  乐队 指 挥王世儒  曲目:  01.国际歌  02.工友农友闹革命  03.西江月井岗山  04.毛主席领兵上了山  05.送郎当红军  06.当兵就要当红军  07.黄洋界  08.八月桂花遍地开  09.一杆红旗红遍天  10.苏维埃歌  11.告别老乡  12.十送红军  13.北上红军要出发  14.盼红军回故乡  15.红军不忘老故乡  16.会天亮  17.娄山关  18.杯杯美酒送红军  19.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20.十八勇士飞夺泸定桥  21.翻雪山  22.越草地  23.长征  24.我们是铁红军  25.松花江上  26.勿忘九一八  27.统一战线打东洋  28.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29.义勇军进行曲  30.八路军军歌  31.大刀进行曲  32.到敌人后方去  33.新四军军歌  34.我们在太行山上  35.游击队之歌  36.延安颂  37.咱们领袖毛泽东  38.南泥湾  9.红旗满天漂  40.东方红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演出经过 1960年,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率领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朝鲜,同行的还有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访朝期间,朝鲜方面为他们演出了一场名为《三千里江山》的大型歌舞.演出的气势非常宏大,其中,大多数曲目是由战争年代的歌舞改编加工而成的. 这场大型歌舞给罗、刘留下很深的印象.回国途中经过沈阳,沈阳军区为他们举办了一场招待晚会,演出了四首革命历史歌曲.刘亚楼看演出时,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油然而生.他想,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里,我们根据地和解放区流传着一大批深受广大军民喜爱的革命歌曲,这些歌曲在群众中很有影响,有的一直传唱至今.当时正赶上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迫切需要用充满革命激情的文艺作品去教育人民、鼓舞人民.不久,刘亚楼在杭州开会,见到了空政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张双虎,刘亚楼对张双虎说“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战争,对中国革命历史懂得不多,应该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传统教育.前不久,沈阳军区唱了四首歌,你们空政文工团也应该唱几首.” 空政文工团经过研究,决定由总团副团长牛畅负责这项工作. 在组织创作人员讨论时,有人问道“刘司令员怎么想起来让我们唱革命历史歌曲”牛畅说“听说在朝鲜访问时他看过一个大型歌舞.”这时舞蹈编剧佟承杰也说“总政歌舞团去了,他们在朝鲜也看过这个大型歌舞.”于是,牛畅马上派人去总政歌舞团,要来了那场大型歌舞的中文节目单.节目单的总题目是音乐舞蹈史诗《三千里江山》,内容既有歌也有舞,歌舞结合. 空政文工团的词作家张士燮仔细看了节目单后想起了一件事,他问牛畅“我记得你在太行山时不是搞过一个大型活报剧吗我看这个大型歌舞和你搞的那个活报剧差不多.” 之后,牛畅回忆了当年搞活报剧的一些情况,经过多次讨论,创作人员逐渐统一了思想.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创作一台以革命历史歌曲为主要内容的大型歌舞.  1960年,空政文工团决定派张士燮、朱正本、姚学诚、陈杰等词曲作家,到江西搜集整理革命历史歌曲,并指定由张士燮担任文学编辑. 在罗霄山脉刚刚披上嫩绿新装的时节,张士燮等人来到井冈山.他们踏遍了吉安、永新、安福等县的山山水水.在茨坪敬老院一些老红军那里,他们了解反“围剿”斗争的情况. 井冈山远近闻名的“赖妈妈”赖秀发,天生一副好嗓子,从小就爱唱歌,参加红军后又当上了宣传队员.张士燮等人找到她时,她的歌喉,还是像当年那样嘹亮动人,她激动地当场唱起了《送郎当红军》. 当时,张士燮等人在南昌正赶上了江西省民间文艺会演.吉安专区的代表演唱了一首《送红军》.这首歌的曲调非常口语化,纯粹是当地劳动人民在劳作和休息时哼唱出来的.唱词中掺杂了不少地方方言,加之旋律婉转优美,充分抒发了苏区群众送别红军时如泣如诉、欲言又止的真挚情感“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飘完.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听到这歌声,张士燮等人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拿起本子记下来并连夜整理,这就是至今大家非常熟悉的《十送红军》. 回到北京,张士燮等人又拜访了原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大将的夫人王长德.老人听说是征集革命历史歌曲,非常高兴,当时就唱起了《八月桂花遍地开》“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嗨,张灯又结彩呀嗨,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 除了搜集和整理革命历史歌曲外,他们还把在1959年全军第2届文艺会演中的《葵花舞》、《飞夺泸定桥》和反映红军过草地的双人舞《艰苦岁月》进行了加工整理. 剧本成型后,空政文工团将它暂定名为《光辉的历程》,并将剧本送给了刘亚楼. 有一天,罗瑞卿从空政文工团的一位女演员那里了解到,他们正在排练一个300人的大型歌舞.那位女演员解释说“听刘司令员说您和他在朝鲜看了一个大型歌舞,他回来后让我们搞的.”罗瑞卿说,“人家有3000人,你们才300人,我看你们别搞了!” 这事马上报告给了刘亚楼,刘亚楼听后生气地说“我让你们唱历史歌曲,你们怎么搞了个大型歌舞是谁让你们搞的你们懂得什么是光辉的历程” 这时,空政文工团的同志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议论,但大家还是憋着一股劲加班加点地排练着.  1961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人民日报》等几个主要报纸都刊登了《光辉的历程》即将公演的海报和消息. 当时,刘亚楼在长春,他从报纸上看到消息后,马上给空军政治部主任王辉球打电话“怎么又叫《光辉的历程》,还上了报纸了” 王辉球主任在排练时连续看了一个星期,他认为这部作品绝对没有问题.但现在刘司令员追查下来了,也不能无动于衷.于是,他带着文工团的几个同志去向刘亚楼作检讨. 刘亚楼说“你们不要给我作检讨,你们去给罗总长作检讨吧,连罗总长的话你们也不听,你们向我检讨什么!” 从刘亚楼家里出来,大家沉默不语.这时牛畅说“我们搞的实际上是个表演唱,我看改个名字,干脆就叫《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吧.”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于1961年8月1日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首次演出,共在北京演出了8天,观众达2万多人,以后又进行了几场招待演出.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林彪、罗荣桓、罗瑞卿等领导先后观看了演出. 对这部作品,观众的反响十分热烈,尤其是亲身经历过战争年代的那些老同志看后更是赞不绝口.首都各大报纸纷纷刊登了剧照和曲谱,并发表评论,称之为“革命历史的颂歌”,“激动人心、亲切感人”、“受到了一次形象的革命传统教育”. 罗瑞卿看完演出后,上台和演员们合影留念,他对大家说“你们乱给我讲嘛!什么歌舞,这明明是歌剧嘛!” 刘亚楼看完演出后高兴地说“改得挺好嘛!我叫你们唱歌,你们举一反三,这样做就对了!有几个演员表演得很好.希望你们进一步加工修改.我们空军的全体常委请你们吃饭,祝贺演出成功.”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共9场16景,演唱了46首歌曲.其中包括《秋收暴动歌》、《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会师歌》、《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到敌人后方去》、《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南泥湾》等等.在艺术表现上,有合唱、有诗朗诵,有人物、有情节,有舞蹈、有演唱,每场都有主题并用朗诵词加以串联.当时在国内舞台上还没有“音乐舞蹈史诗”这一概念,究竟叫什么,在当时的首都文艺界曾引起了一番争论. 1962年5月26日,叶剑英、聂荣臻、林彪三位元帅在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政委吴法宪的陪同下,观看了演出. 应中共上海市委的邀请,空政文工团不久去了上海,在上海市人委大礼堂演出了《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演出历时一个多月,观众达7.2万多人.这一年,上海市的文艺工作者按照空政文工团的思路,创作出了一部规模更大的节目,定名为《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这部作品对中国的歌舞表演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时间进入1964年,周恩来在看过空政文工团的《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和上海的《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之后,便产生了一个想法,要创作一部以歌舞为主的大型文艺节目,向1964年国庆节献礼.这样,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排演便提上了国务院的议事日程. 1964年6月,张士燮等人正在创作《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的第二部,这时,他们突然接到紧急通知,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创作. 《东方红》领导小组组长由国务院文化部艺术局局长周巍峙担任,副组长是总政文化部副部长陈亚丁.领导小组成员还有时乐碕、胡国光、李伟等.下分文学组、音乐组、舞蹈组、舞美设计组.组长分别由魏风、乔羽、徐怀中、张士燮、任红举等同志担任. 1962年初,总政文化部副部长李伟对《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的名称提出修改意见,他认为,该剧以大合唱《东方红》和葵花舞作结尾,因此,名称最好定为《东方红》.李伟的这个建议很快就报给了周总理并最终得到批准.于是定名为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一部划时代的艺术巨作,其创作队伍和演员的阵容都非常强大.演员以驻京各大文艺团体为主,同时抽调了南京军区、济南军区文工团等单位的演员,共3000多人,仅合唱队就有1000多人. 在《东方红》的序幕《葵花向太阳》后,共有8场,一直演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当年,毛泽东主席看过以后,提出不要搞得那么长,演到新中国诞生就可以了.根据毛主席指示,删去了第七、第八两场.1965年,又将它拍成了彩色艺术片,共收入了序幕和一至六场.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出结束后,周总理在总结会上对空政文工团所付出的贡献和辛勤劳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一再提到,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在《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和《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这两个歌舞的基础上创作排演出来的.
12
已完结
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
主演:秦万檀,孟兆祥,罗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