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部以全球海洋为题材的自然纪录片,共3季,共18集。内容跨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涵盖14个国家,16片截然不同的水域,每一集将窥探一片海域的海底地貌,和其独有的生物故事和人文景观。从物种起源地加拉帕戈斯的海底世界,到北极冰下世界,从二战沉船,到墨西哥洞穴,每个鲜活生动的故事背后,都有自然环境和人类关系的思考。
该部《迈克·杰克逊:找寻梦幻岛》改编自2014年出版的传记《铭记时间:在迈克·杰克逊生命的最后阶段保护他》(Remember the Time: Protecting Michael Jackson in His Final Days),此本传记由迈克·杰克逊的保镖创作。 影片聚焦迈克尔·杰克逊生命的最后一年,这也是杰克逊人生中最灰暗的阶段。在这一年里,杰克逊不得不一边躲避着不依不饶的狗仔队,一边在庄园中照顾他的孩子。 该片由戴安妮·休斯顿(Dianne Houston)执导,苏珊· 迪·帕斯(Suzanne de Passe)担任制片人,据了解,二人也将携手出席影片首映礼。影片中的主角由着名的MJ模仿者Navi担任。
人口普查最受关注的,或许总是人均收入、房屋供应等与经济价值挂勾的数字,却从不问大众一句︰「你快乐吗?」这个看似充满哲学性的问题,在不丹却是个公共政策议题。当世界都以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决定国家发展,不丹政府发明了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总量)来将幸福量化,并以此制定公共政策。本片追踪两名「幸福调查员」,走访不丹群山,调查国民的幸福指数。在这个曾经号称世上最快乐国度叩问幸福的真谛—在快乐为本的国家生活是否真的可以一直快乐?纪录片在多个国际影展中大放异彩,吸引世界各地的观众反思追寻幸福生活的意义。
2019年5月,几十位作家来到山西汾阳的一个小村庄,他们在这里谈论乡村与城市,文学与现实。影片以此为序曲,交响乐般地以18个章节讲述出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三位作家贾平凹、余华和梁鸿成为影片最重要的叙述者,他们与已故作家马烽的女儿一起,重新注视了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让影片成为一部跨度长达70年的中国心灵史。
讲述了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非凡生活,以及他与电影制作人长达25年的友谊。
本集地平线节目中,自然学家David Attenborough带领我们探究地球是否正走向人口危机。
在系列剧集的第二季中,这位英国记者兼作家将前往美洲寻找证据来支持他的假设:在 12,800 至 11,600 年前的一系列大灾变中,一个先进的文明在历史上消失了,这些大灾变导致上一个冰河时代以世界末日的方式结束。每一集都会调查美洲半球的新发现,直到最近,对人类起源感兴趣的考古学家才对美洲半球进行了充分的探索。剧集发生在新墨西哥州、秘鲁和巴西等地。
中国被划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它们是又由大约1500多个县组成。 近年来,中国内陆的官员,大都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怎么吸引投资,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化解因社会发展而滋生出的各种社会矛盾。 本片讲述了一位即将离任的县委书记,在离任前三个月内发生的故事。 周浩,曾经服务于新华社、《南方周末》等媒体,现为独立纪录片导演。作品《厚街》2003年获云之南纪录影像展“新人奖”,作品《高三》2006年获第三十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人道奖”。
《斑马一家历险记》以非洲最超现实的景观之一为背景,讲述了平原上数量惊人的斑马故事...
本项目将带领观众走进重庆菜的世界,探访重庆的香辣美食。通过重庆的小摊,夜市、餐馆、饭店等视角开启这一趟香辣之旅,再展现重庆美食的热辣的同时,感受美食的传承与重庆人的热情火辣!
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由两届奥斯卡奖获得者、英国导演柯文思执导。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发展之快、变化之大为世人惊叹。柯文思选择将镜头对准平凡人物,忠实记录一个个追寻美好生活的普通中国人的故事。这部纪录片的主角是村支部书记、女卡车司机、杂技演员、民营企业家……他们是中国变革故事的亲历者,也是创造者,他们的故事如一条条溪流汇聚成当代中国故事的奔腾江海。节目主人公们是平凡的,又是夺目的。节目真实记录下他们为什么笑、为什么哭、为什么奋斗、为什么痛苦、为什么挣扎……镜头里的他们自信、坚强、善良,凭借着自己的智慧、辛勤和汗水,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为中国注入了蓬勃的生机活力。
2040 is an innovative feature documentary that looks to the future, but is vitally important NOW. Award-winning director Damon Gameau embarks on journey to explore what the future would look like by the year 2040 if we simply embraced the best solutions already available to us to improve our planet and shifted them into the mainstream. Structured as a visual letter to his 4-y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