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五常是满族后裔,闻名长白山的神枪猎手。师傅杠爷希望他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成为长白山地区首屈一指的萨满大祭司。可是一切随着日军讨伐队进山扫荡改变了。那五常在一次狩猎时无意中闯入了日军讨伐队对某抗联队伍的围剿中,他凭借精准的枪法将女战士傅兰成功解救,与日本鬼子结下了梁子。随后,日本鬼子为报复那五常,将他爷爷杀害,毁了家园,侵占了猎场,他宁静的世界被彻底地颠覆了。他放弃了爷爷的遗愿,违背祖训操起猎枪,使用一切猎杀技能开始了对日本鬼子的复仇。在与抗日武装、抗联队伍的接触中,那五常日臻成熟,从见鬼子就杀到有节奏、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清剿日寇,令侵略者闻风丧胆。
金凳十几岁在北平的书馆当伙计,拜评书名家孙鹤亭为师。孙鹤亭因说抗日书逃亡关外,抗战胜利后金凳毅然携家出关寻师,并遵从师父遗嘱,娶师父的儿女福绒为妻,从此开始独闯江湖。为养家糊口,他四处赶书场,虽拥有大量听众,成了评书大腕儿,却依然被恶势力压榨盘剥,以至债台高筑。解放后,艺人翻了身,金凳带头说新书。他走进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说书,入朝为志愿军战士说书。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听众越来越多,书座一票难求,人称金板凳、净街王。文革爆发,金凳全家下放农村,他却因祸得福,受到农民群众的爱护和追捧。改革开放,评书不仅上了电台,还上了电视和互联网,传统艺术重获新生,金凳也重新焕发了青春。